杨佰林律师
杨佰林律师,北京京都(上海)律师事务所合伙人、刑事部主任,上海市律师协会刑事业务研究委员会委员,上海山东商会法律顾问团团长。律师执业十八年,主攻经济犯罪、职务犯罪、金融证券领域犯罪的刑事辩护,承办过力拓案、安徽兴邦集资诈骗37亿案、武汉东风汽车公司挪用一亿元社保资金案、无锡国土局正副局长受贿案等社会广泛关注的大案要案,是国内经济犯罪领域的资深律师。
地址:上海市南京西路580号仲益大厦3903A室
Email: 13816613858@163.com
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
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(记者罗沙)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了新的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,其中通过具体制度设计,依法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,充分保障辩护律师依法履行辩护职责。 辩护权是诉讼权利的核心。司法解释规定,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,法律援助机构没有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的,人民法院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约见值班律师,推进刑事辩护、法律帮助全覆盖。针对指定辩护与委托辩护并存的情形,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应当赋予被告人选择权,尊重被告人的选择。 司法解释明确,对作为证据向人民法院移送的讯问录音录像,准许辩护律师查阅。律师担任辩护人、诉讼代理人,经人民法院准许,可以带一名助理参加庭审。律师助理参加庭审的,可以从事辅助工作,但不得发表辩护、代理意见。 同时,为进一步保障质证权,司法解释重申同案同审的一般原则,要求分案审理应当以有利于保障庭审质量和效率为前提,强调分案审理不得影响当事人质证权等诉讼权利的行使。对于分案起诉的共同犯罪或者关联犯罪案件,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,合并审理更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、保障诉讼权利、准确定罪量刑的,可以并案审理。 此外,司法解释强化被告单位的诉权保障,适度扩大了诉讼代表人的确定范围。其中规定,在被告单位内部没有合适人员担任诉讼代表人的情况下,可以由被告单位委托律师等单位以外的人员作为诉讼代表人。 来源:新华网,2021年2月14日。
信息发布时间:2021-2-17 10:00:50 浏览:次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