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佰林律师
杨佰林律师,北京京都(上海)律师事务所合伙人、刑事部主任,上海市律师协会刑事业务研究委员会委员,上海山东商会法律顾问团团长。律师执业十八年,主攻经济犯罪、职务犯罪、金融证券领域犯罪的刑事辩护,承办过力拓案、安徽兴邦集资诈骗37亿案、武汉东风汽车公司挪用一亿元社保资金案、无锡国土局正副局长受贿案等社会广泛关注的大案要案,是国内经济犯罪领域的资深律师。
地址:上海市南京西路580号仲益大厦3903A室
Email: 13816613858@163.com
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
家暴的行为是违法的,被家暴者可以采取相应的反抗措施,但是采取的措施需要合理,否则一旦实施反抗行为之后,导致实施家暴行为的人死亡,那么被家暴者若是不能证明自己是正当防卫,则法院有可能会认为反抗行为属防卫 |
一、家暴正当防卫错杀对方如何判刑? 1、家暴防卫要看是否超过限度。 2、在紧急情况下为保证自身安全而错手杀人的,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。如果对方已经威胁不到自身了,就算出于防范的目的而错杀的也要负刑事责任,过失致人死亡罪,减轻处罚。 《刑法》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、公共利益、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、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,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,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,属于正当防卫,不负刑事责任。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,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。 对正在进行行凶、杀人、抢劫、强奸、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,采取防卫行为,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,不属于防卫过当,不负刑事责任。 二、正当防卫的特征 正当防卫的本质在于制止不法侵害,保护合法权益。它有以下基本特征: 1.正当防卫是目的正当性和行为的防卫性的统一。 目的正当性是指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共、国家的利益、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、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。行为的防卫性是指正当防卫是在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,同不法侵害做斗争的行为。他既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种权利,又是公民在道义上应尽的义务,是一种正义行为,应受到法律的保护。目的正当性与行为的防卫性具有密切的联系。首先,目的的正当性制约着行为的防卫性。其次,行为的防卫性体现着目的的正当性,是目的正当性的客观表现。 2.正当防卫是主观的防卫意图和客观上的防卫行为的统一。 防卫意图,是指防卫人意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,为了保护公共、国家的利益、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、财产等合法权利,而决意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心理状态。正当防卫在客观上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一定的人身或者财产的损害,因此具有犯罪的外观。 3.正当防卫是社会政治评价和法律评价的统一。 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使国家、公共利益、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、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,而且客观上具有制止不法侵害、保护合法权益的性质。因此,正当防卫没有法益侵害性,这是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的肯定的社会政治评价;正当防卫不具备犯罪构成,没有刑事违法性,因此,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,这是我国《刑法》对正当防卫的肯定的法律评价。在这个意义上说,正当防卫是排除社会危害性和阻止刑事违法性的统一。 家暴的行为是违法的,被家暴者可以采取相应的反抗措施,但是采取的措施需要合理,否则一旦实施反抗行为之后,导致实施家暴行为的人死亡,那么被家暴者若是不能证明自己是正当防卫,则法院有可能会认为反抗行为属防卫过当或者是故意杀人,此时被家暴者是会受到刑事处罚的。 |
本网站所包含文字、图片等全部信息可能涉及版权或其它民事权利问题,请勿擅自转载或者使用,本网站并未对使用该等信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许可和保证,由此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,与本站无关;本网站所包含文字、图片等全部信息亦仅用于介绍本站和促进了解的目的,如您认为相关内容涉及您的自有知识产权,请与我们联系,接到您的通知并核实有关情况属实后,网站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。 |